大并购时代,谁是围猎目标?何人充当围猎者——
专家说:“股权分散度越高,越易成为猎物”
深圳法治论坛2016首秀,人大教授叶林开讲“大并购时代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
大并购时代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的现状如何?什么样的公司更容易成为“猎物”,哪些人更愿意成为“猎人”?1月9日下午,受蓝海法律中心之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林作客本年度首场深圳法治论坛,结合当下热点,深入剖析了“大并购时代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
在主旨演讲之后,叶林教授还与主持人刘震国、许绿叶、汪姜维、徐天元、姜帆等来自法律、投资机构、企业的业界嘉宾,就相关话题及案例展开了精彩对话。在互动环节,叶林教授和嘉宾共同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现场座无虚席,受众深受启发。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院长龙光伟在深圳法治论坛作开场致辞。
股东中心主义使西方公司治理理念难以在中国找到生存土壤
“西方国家所说的公司治理,其核心观点是不论董事长还是CEO或是经理层,选出的人无论采用激励或是约束机制,这些人打理公司一定要有很强的执行力。而中国的公司内部设置多是平行式二元制机构,站在股东会的角度,董事会监事会平起平坐,就像一对双胞胎。”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林在“深圳法治论坛”演讲。
叶林教授首先剖析了中西方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他认为,在西方国家公司股权往往高度分散,每个股东的权力都不足以影响公司运作,股东往往有惰性;而在中国公司法的观念中,始终强调股东中心主义,而不会强调管家的作用。因此中国股东特别热衷参与公司事务。他还从结构、文化、传承法律等角度多方比较了中西方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
股权分散度越高 越容易成为并购猎物
什么样的公司容易成为猎物或者说是并购对象呢?叶林教授结合当下热议的案例,谈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总的来说,股权分散度高,被并购的概率越高。而上市公司容易成为围猎目标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股权集中度的问题,再有就是规模。“如果公司规模小,且股权分散,还有某种特性被别人利用,对不起,你很容易成为别人的目标。”
围猎者从产业资金转向金融资本
那么,何人会成为围猎者?叶林教授认为,在早期的并购中,产业资本是标准的围猎者,通常有掌握融资渠道或借壳上市的想法。而在现代并购中,金融资本的围猎者或将增多,围猎者中,多数是民营资本、外资和金融资本,国有资本一般不太容易参加围猎。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
警惕资本市场的残酷性,同时保持与资本市场的协同互动
大并购时代,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面临的哪些考验?叶林教授认为,首先,要警惕资本市场的残酷性。举牌对一个公司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但对市场、民众来说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当下,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都开始对资本市场提高警惕了。其次,必须充分理解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的优劣,第三必须保持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与协同,包括战略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协作与沟通,但在协作与沟通中,又要避免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
嘉宾们就大并购时代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进行对话。
论坛结束后,深圳法治论坛主办方和叶林教授、到会嘉宾、参会代表共同合影。
蓝海中心执行理事长肖璟翊(右)给叶林教授颁发了专家聘书。
【相关链接】
定位高端人才
深圳法治论坛线上线下联动
深圳法治论坛是由深圳市法学会与罗湖法律文化书院、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共同组织的一项经常性法律文化活动。主办方之一——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搭建了国内首个域外法律查明平台,承担了"中国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中心"秘书处工作,同时也是最高人民法院域外法律查明基地,为法院、仲裁、政府部门及跨境投资企业服务。蓝海中心积极参与深圳特别是前海的法治建设,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努力推动法律共同体的融合发展和跨界交流促进,先后组织策划了“深圳法治论坛“、罗湖法律沙龙、法律文化巡展等系列文化活动。
深圳法治论坛主要面向企业高管、公司法务、法官、律师、广大投资者、研究学者等人群,曾邀请张文显、王利明、赵秉志、林嘉、傅华伶等知名法学家以及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单位资深法律专家开讲,迄今为止已开办十余期。今年深圳法治论坛将在以往基础上,线上线下联动,推出更多精彩的专业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林主讲的《大并购时代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就是今年推出的首场重磅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