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广东省律师协会指导下,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蓝海中心”)联合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Legal+2019• 跃:法律服务Next”峰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国内政法部门领导、知名企业法总、国内外顶级法律科技公司及律所代表近500人参加了本次峰会。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跃:法律服务Next”,主办方希望通过汇聚法律服务各界的践行者和研究者,通过探讨法律服务技术赋能行业、惠及社会民生的无限可能,达到打造法律服务业的共识广场与见证之地的宗旨。
共聚一堂——探索法律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
深圳市法学会副会长吴力夫主持峰会,他指出,余新国会长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的“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司法合作和法学交流“、”建立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中心”等建议,对深圳市乃至全国法学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次峰会探索法律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这是勇气的探索,也是我们共同拥抱时代发展的新契机。
未来可期——法律科技助力公共法律服务
司法部信息中心(网信办)副主任姚雄森为本次峰会致辞。今年的6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体系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创新公共法律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姚副主任提出,加强科技保障,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科技创新手段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科技信息化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驱动、引领和保障作用。
拥抱改变——技术赋能法律业持续创新
斯坦福CodeX法律信息中心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任罗兰·沃格尔(Roland Vogl)在主旨演讲中详细分析了对律科技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他指出,法律业发展已有逐渐被技术所改变和颠覆的趋势,这对技术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法律科技,不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传统律所、司法部门提高效率,还能起到技术赋能法律服务的重大效果。
科技助力——构建智慧法院协作生态圈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志光在主旨演讲中针对众多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他建议智慧法院建设可以灵活自定义,解决有特色的业务需求,从而建设和管理一个多方参与、安全、高效的智慧法院协作生态圈。胡志光副院长希望未来法律科技相关的企业都可以针对性地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产品,加入到智慧法院这个协作生态圈中。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陈方,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应用法学与法治社会研究院院长杨凯,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冯子豪,知名大V、天椒法务集团董事长罗昌平,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终身教职教授吴旭等嘉宾参与了议题“普惠: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多方参与”的讨论,从各自角度出发,探讨了解决社会法治化、以法治保障公民权益的各方可努力途径。
蓝海中心首席法务官施俊侃主持议题“精准:技术赋能法律服务的现状与未来”的圆桌讨论环节。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导、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王晓阳,荷兰莱顿大学数据科学中心理事会主席、荷兰皇家科学与人文学会会员亚普·凡·登·贺力克(Jaap van den Herik) ,北大法宝创始人、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晓海,华大基因董秘、总法律顾问徐茜,林余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曾任工商银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余沛恒等嘉宾参与讨论,分析法律服务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深度探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下午,围绕“科技图景:法律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变革升维:企业法律服务Next”“技术跃迁与社会治理:公共法律服务一席谈”和“信息化与市场化:法院诉讼服务改革路径探讨”不同主题的四个分论坛同时开展。与会嘉宾聚焦当下热点话题,深入探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技术与法律服务相结合的相关问题。
蓝海中心理事长李茁英在“变革升维:企业法律服务Next”主题分论坛中,围绕“‘一带一路’风险防范与应对”主题发表演讲。李茁英理事长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之下,“走出去”企业必须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评估和防范风险,建议考虑将法律查明作为风险防范的基础性工作一环。随着《新加坡调解公约》的开放签署,中国作为公约的首批签署国,可以预见,国际商事调解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纠纷解决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蓝海中心理事韩婷围绕涉外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和探索创新两个方面,分享蓝海中心在创新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形式的探索。韩婷理事建议从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提升涉外法律服务的整体水平。法律查明是预防风险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可通过国别法律信息数据库和专家库的形式实现。韩婷理事呼吁公共法律服务要在动态中持续更新和不断完善相关流程和制度,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