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四周年之际,4月24日上午,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组织策划,深圳市司法局指导,深圳市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以下简称“蓝海中心”)和法律出版社跨地合作承建的全国首个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型中文法律数据库“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在前海万科企业公馆举行上线仪式。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长、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张勇健(右四),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左四),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省自贸办副主任马行裕(左三),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局长杜鹏(右三),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左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龙光伟(右二),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院长闻长智(左一),深圳市贸促委主任叶健德(右一)等领导启动了“一带一路”法治地图的上线仪式。
随着寓意“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的灯光依次点亮,一幅辽阔壮美的“法治地图”呈现眼前,标志全国首个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型中文法律公共数据库正式上线运行,开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法律查明线上线下联动新模式。
同日下午,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型平台代表,蓝海中心理事长李茁英女士接受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网等二十余家电视媒体、主流报媒、港澳媒体、网络媒体采访,结合多元化应用场景,对平台运行进行现场演示,系统介绍建设成果,并答记者问。
为什么建设法治地图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提升“一带一路”的法治化水平,前海管理局统筹部署了“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建设工程,致力解决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语言不畅、对“规矩”的理解有别等信息不对称情况所引发的系列法律问题。将“一带一路”、“法治”、“地图”这三个概念有机结合,探索域外法律查明新机制。
法治地图建设历程
2017年项目启动伊始,蓝海中心作为平台承建单位之一,充分发挥158家域外法律合作机构、由1700余位覆盖全部“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法律专家库的丰富资源,借力作为中国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中心秘书处、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的平台优势,从为政府部门、立法机关、司法及仲裁机构、国内外企业提供域外法律查明服务的历史案例经验中提取用户核心需求点,为“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支持与资源保障。
平台建设过程中,面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语言不同、文化差异性较大、因法律信息化程度较低造成的信息源采集难等客观原因,以及涉及法域广、信息数据内容获取成本高等现实问题,蓝海中心连同法律出版社,在前海管理局的指导下,广泛联络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律师协会、高校及科研机构、律所、仲裁及调解机构、商会等合作机构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并通过实地访谈、座谈会、讲座、圆桌会议等形式从当地机构和专家处获得获得第一手及持续更新的信息源,调研团队足迹覆盖了香港、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法治地图内容成果
“一带一路”法治地图的建设内容包括提供64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领域微观法律检索服务、出版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查明出版物,建设宏观法治平台介绍宏观投资环境。目前已经完成对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东南亚片区的基础内容建设,对蒙古国、巴基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菲律宾等43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法律条文、案例、国际条约进行采集、翻译加工,并完成了宏观环境信息梳理。收录法律、法规、判例近600部约600万字;完成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共7个重点国家及地区的法律查明指南的编译和出版(线下及数字出版);提供查明当地法律法规的渠道方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对沿线国家的人文环境予以立体展示。
“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应用场景